晴雨京都
无限开关(スキマスイッチ)专辑《晴ときどき昙》的封面,与坐上从关西空港出发的列车去京都所路过的大海颜色一样。
关西空港与过路海
大约半年之后的2019年11月,我又来了一次霓虹国。这次是关西,去了京都、宇治、大阪、奈良四个城市。
不同于东京坐拥两个机场,关西地区的城市都是“共用”数个机场,这次直飞了关西国际机场。落地后,很快坐上了前往京都的特快列车。关西空港坐落在一个小岛上,离开或者抵达会经过一片遥望无际的蔚蓝色大海,是名副其实的过路海。
阵晴阵雨,自在京都
在京都几天都住在京都站附近。京都地下公共交通没有东京复杂,地铁线路数量要少很多,除此之外公交、自行车都是常见的出行工具。
从人潮涌动的京都站出来步行到酒店时已经是傍晚,公寓式酒店很像住家的范围,从阳台往远处望去,铁丝网外有淡淡的晚霞,空气清新,忍不住大口吸。北半球的秋冬,东边的日本日照时间比在国内更少,京都这座古都好像也更早入睡。
第二天上午醒来发现是阴天,雨下得不小。撑着伞走了一段,远处的楼宇上半部已经笼罩在了雾气里。京都是没有高层建筑的,所以视线很开阔。最后走到伏见稻荷大社时,天气已然放晴。
伏见稻荷大社是供奉保佑五谷丰盛、商业繁荣的神明,日本约有三分之一的神社属于稻荷神社,京都这所是总社。进入后很快就看到标志性的朱红色千本鸟居,电影《艺伎回忆录》也曾在这里取景。
和东京的浅草寺一样,在这里也求了签,结果是“向大吉”。默默祈祷,新的一年,恭喜发财。
和东京相比,京都的街道要紧凑很多,却也自成街景。离开伏见稻荷大社时经过一条营业的商店街,有很多摆出的食物小摊,游人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刚离开古朴庄严的神社,随即就来到热闹的食物摊,恍惚有从出世到入世的感觉。
在京都走路是开心事,因为不同的街道有不一样的景观。去往清水寺的路上,能看到身着和服的年轻情侣,还有身穿制服结伴成群的高中男生,上坡时街边有很多趣味小店,还有骑着自行车头发被迎风吹起的人们。
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庙,和金阁寺、二条城并称为京都三大名胜。金阁寺是《聪明的一休》原型所在地,二条城则是古代德川幕府的统治之所。
11月中旬的京都,层林已经渐染了一部分。再晚点去的话,应该能看到更多的枫叶。下午三四点,日渐西沉,云层厚重遮掩,从清水寺的高处眺望远处的城市建筑,京都塔清晰可见。
天色暗下来后往三年坂二年坂方向走,猝不及防又下起大雨。很多人没有带伞,于是成功被困在了小吃店、玩偶店、熏香店、和服店、烧瓷店或则是私家庭院外的屋檐下。雨水过后,从大门进入小店的青苔石子路上如果不注意低头的话,可能会错过这些可爱的朋友们。
在往鸭川走的时间里,逐渐远离三年坂二年坂的热闹小店,一路上经过高台寺、八坂神社、祇园,雨水洗净空气,落日晕开天际。
河源町的天际,鸭川的日落
走在河源町的路上时太阳已经落下,远处的天空被渲染成了紫色。灯光逐渐亮起,像闪烁的星星。
鸭川流经京都中央,天色暗下来还有很多人坐在岸边。NHK电视台出品的《纪实72小时》的《京都:青春的鸭川三角洲》那集就有位大学男生每天晚上都会来到鸭川边,用推特记录下自己的心情。看完这集在推特上关注了他的账号,没想到很快得到他的回关,此刻距离这集纪录片摄制播出早已过去好几年了。
《名侦探柯南》剧场版《迷宫的十字路口》那集鸭川夜景也有出现。
提到京都还有柏井寿的小说《鸭川食堂》,但鸭川食堂并不在鸭川边。在京都街头巷尾的隐秘处,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一家这样为客人悉心还原记忆中的味道的鸭川家小屋。
夜晚的河源町灯火通明,每个行人的面庞都格外清晰,月亮在厚厚的云层之上分外明亮。
比叡山一日
11月中旬来日本时关西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枫叶季,在搭地铁时无意中看到”狩枫指南“,所以加入了叡山电铁的一日。不论是半年前来关东,还是这次来关西,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加入的旅程,很多时候也正是不确定性带来惊喜。
坐京阪电车线到终点站出柳町站下车,就能看到搭乘叡山电铁的入口。恰逢周末,小小的车厢基本上坐满了,还有一些站着的乘客可能和我一样只是为了多看几眼风景。叡山电铁在”E06宝ヶ池“站分成两条,一条通往八濑比叡山口方向,另一条则通往鞍马贵船口方向。我们先搭了第一条,从八濑比叡山口站下车,开始徒步。
很快就走到琉璃光院。它的前身是明治时代的别墅,后来才改建为寺院,结构上是典型的日式庭院。据说参道两侧种有超过100种以上的红叶树木,秋天枫黄时节会变得十分绚烂。11月中旬去的时候 ,内庭里的叶子大部分还绿,但也惊叹于光影对称之美,如果再晚一点来,庭院内的叶子应该会更红一些。
从琉璃光院离开后我们又折返叡山电铁线,前往分岔口延伸出的第二条线路,那里通往鞍马寺和贵船神社。
鞍马寺是中国古代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的徒弟鉴祯上人于公元770年所创建,故事设定在京都的《名侦探柯南》剧场版《迷宫的十字路口》一集里,叡山电铁的鞍马站和鞍马寺都有出现。每年秋天这里都会举行”鞍马火祭“,当地居民会举着火把游行参拜由歧神社,被称为京都三大奇祭之一。
参道台阶很多,而且坡度陡峭,爬起来有点累。但随着高度的上升,群山的面貌越来越清晰。
本来还想去贵船口,但小路边的指示牌提示下午四点半以后光线过暗通行危险,一时半刻也找不到确切的路线,所以还是原路返回从鞍马站搭乘电铁下山了。希望下次有机会补上,去贵船神社体验一下水中占卜。
从比叡山下来时间算早,还去逛了有“京都人厨房”之称的锦市场。距今已经有四百年历史,售卖生鲜、果蔬、海产品还有各类小吃,游客很多,非常热闹。
夜幕降下,吃完饭在京都的街头巷尾走一走,也会发现很多门面吸引人的小店,是很安宁的时刻。
云开雾散的岚山
在京都的最后一天去了岚山。
一大早从京都站出发,搭乘JR山阴线到马堀站,然后步行到岚山小火车的龟冈车站。比车票的10:30时间提前一个多小时到达,此时车站还是浓雾弥漫,远处的山几乎不可见,走在乡间小道上有种寂静岭的感觉。只有卖番薯的大叔开着喇叭循环播放着自己的食物售卖声。
十点钟的时候,阳光穿过浓雾照下来,山峦毕现。车站旁戴着斗笠与草帽的狸雕像也一同现身,它们往往左手拿着酒壶、右手拿着赊酒的账本,据说寓意买卖兴旺,常被摆放于家中庭院、商店里,在京都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很快,坐上了从龟冈出发的岚山小火车。一路上经过山野和溪流,在列车广播的提醒下大家还开心地和下面保津峡游船上的人挥手打招呼,船上有人大幅度挥舞双臂回应,太可爱了哈哈!大约20分钟就到岚山站,下车开始徒步前往天龙寺和嵯峨野竹林方向。
天龙寺始建于1339年,是足利尊氏将军为供养醍醐天皇而建,是京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寺内融龟山与岚山之景,是贵族文化与禅宗结合的典范,院内山水相依,极具日式庭院的美感。这里枫叶更红一点,在日光的照映下很灿烂。
嵯峨野竹林是李安电影《卧虎藏龙》的取景地,玉娇龙身形轻盈辗转林间各处。在这里有遇到街头表演的音乐人,乐器声音空灵响彻林间,买了一张他的CD作为留念。
岚山山脚下的水域也是鸭川,在渡月桥上可以看到两岸的全貌,还看到了NHK的《纪实72小时》里《京都:鸭川的青春三角洲》那集白天一对母女跳过的台阶。天气太好,不少人坐在鸭川边晒太阳,有骑单车经过的欧美游客,也有成群走过的日本中学生,还有三五分布在河边拍照的日本年轻女孩子们。大家享受着各自的时间,不紧不慢,真是非常舒服的时刻。
在京都最后一天的下午去了二条城,1603年由德川家康所建,是德川幕府统治的象征。整座建筑被护城河包围,周遭建有石墙,这里保存了日本桃山时代的绘画雕刻及建筑特色,也是京都所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二之丸御殿内还保留不少历史陈设,庆应三年(1867年)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在此将政权交还于天皇,史称“大政奉还”。该事件标志着持续二百多年的德川幕府的统治结束,尔后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从此进入现代化。很特别的一点是,殿内铺有“鹂鸣地板”,走在上面地板会发出鹂鸟啼叫般的声响,一批批参观者经过,声响也就不绝于耳了。据说这样的设计原是用来防备刺客入侵,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巧思。
来到高中历史教科书上短短的几段文字所载的历史发生地,现在仍觉得好奇妙。
在二条城也看到很多学校组织参观的队伍,之后在宇治、大阪的文化古迹处也有很多成群的学生身影。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参加学校组织的出游应该只存在于小学三年级以前(去的是公园),之后几乎再也没有类似的活动了。而中学大多是枯燥又灰头土脸的两点一线,也是从离开家上大学后才得以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2020/02/22